有著“小鄧麗君”之稱的秋玲近期在洛陽舉辦“10億個掌聲”永遠的鄧麗君經(jīng)典金曲音樂會。音樂會高潮迭起,讓觀眾驚喜連連。15日晚8點,記者到新區(qū)歌劇院時,那里已經(jīng)座無虛席,人們深深地沉浸在“鄧麗君”的經(jīng)典歌聲里,這也喚起很多喜歡鄧麗君的人對其的思念。
經(jīng)典都是被時間淘洗出來的。20多年來,我聽過了不少的流行歌曲,正如我看過了同樣多的流行小說。但真正留存在記憶中的少之又少。我曾經(jīng)非常喜歡一個當代作家,追蹤他研究他多年,但后來的他表現(xiàn)得很令我失望,因為他的作品一部不如一部,再回頭看我以前喜歡的他的作品,竟然也覺得非常小兒科。這是怎么回事呢?是我的胃口刁了?還是他江郎才盡了呢?鄧麗君的歌是個例外,閑著沒事,有時聽聽,還能讓我沉浸在一片澄明中。
我依舊喜歡傾聽《甜蜜蜜》到《月亮代表我的心》,從《在水一方》到《何日君再來》一首首經(jīng)典的歌曲仿佛讓人穿梭時空,回到了十多年前……
走在大街上,鄧麗君的歌不經(jīng)意地從某家店鋪飄進耳朵,你不由自主地停下腳步,恍若隔世地想起自己青澀的初戀。 中國通俗歌壇可能再也找不到第二個像她那樣能在如此長的時間里如影隨形地陪伴如此多人的歌星。用國語、粵語、閩南語、日語、英語演唱均熟練自如、風格各異的幾百首經(jīng)典歌曲足以讓那些一輩子只唱了一兩首成名曲之后就銷聲匿跡的歌星汗顏。而且我們欣賞鄧麗君最大的困難就是打著燈籠也很難找到一首難聽的歌。正如臺灣電視公司著名主持人田文促先生所言:鄧麗君的歌老少咸宜,從懂話的兩歲娃娃到兩百歲的老人都愛聽!
許多年后,這一代人在她的歌聲中邁向中年、老年。一位77歲黃埔老人,為鄧麗君終身未娶。他是從1983年開始便喜歡上了鄧麗君,從此一發(fā)不可收拾,而且愈演愈烈,無形之間,鄧麗君已經(jīng)成為了他衡量美的標準。除非能找到和鄧麗君一樣好的女子,否則他誰也不要。退休后到現(xiàn)在最大的愛好就是收集鄧麗君的資料。如今,鄧麗君和她的音樂便是老人生活的全部。
在很多人心目中鄧麗君是中國有史以來最成功的女歌手,她將永遠擁有這一地位。她的魅力就蘊含在那甜美的嗓音和極富感染力的演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