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達嶺陵園千弘園]

[中國足球之碑——馬克堅]
這款黑白相間的墓碑設計靈感來源于足球與球場。
主碑采用黑白兩色,象征馬老堅毅、耿直的性格,黑白兩色拼接而成一個足球六邊形的皮瓣,這個六邊形首尾相連寓意這馬老一生與足球結緣。
黑色主碑上赫然篆刻下三個剛勁有力的大字——馬克堅。
白色主碑上方則鑲嵌馬老生前著中國隊服的工作照,下方篆刻下幾行金光閃閃的大字,是馬老對中國足球事業(yè)的真切感言。
臥碑則是采用橢圓形的綠茵足球場地,厚重的綠金沙花崗巖足球場地將主碑高高的擎托起來,寓意著“中國足球”是馬老一生鐘愛并為之不斷奮斗的事業(yè)。
人物簡介:
出生于云南的馬克堅在當代中國足球歷史上有著很高的地位,他16歲就進入國家隊,是新中國第二代國腳,曾在守門員位置上效力10年,經歷了國足對世界杯的7次沖擊,退役后他轉入國家體委工作,后來又到中國足協任職,前后近50年,被稱為“中國足球的活字典”。
在馬克堅的足球生涯中,他經歷了國足向世界杯的7次沖擊;并作為重要成員之一,參與策劃、設計中國足球的改革方案,最終見證了中國男足球沖出亞洲、進軍世界杯的歷史時刻。作為主管國家隊的官員,他直接參與了蘇永舜之后歷屆國家隊教練員和運動員的選拔,包括聘請3倍外籍主帥的全過程。
做為為中國足球事業(yè)勤勤懇懇奮斗了一輩子的人物,馬克堅在中國足球坎坷前行的時刻辭世更加令人倍感悲哀。
11月8日的那個晚上,中青隊在烏茲別克斯坦隊門將被紅牌罰下、被迫用后衛(wèi)球員守門的大好局面下,依然倒在了點球大戰(zhàn)下,這樣不幸的場面正是馬克堅生前所觀看的最后一場中國足球的比賽。
2009年3月31日馬克堅安葬在八達嶺陵園千弘園。